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精神,管理学院积极响应教务处《关于开展2025年校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建设工作的通知》的号召,于2025年8月29日高效完成了本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与院内评审工作。
本次申报,学院共推荐涵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课程虚拟教研室、现代产业学院、专项人才培养计划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类别的十余项高质量项目,展现了学院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的饱满热情。
精准布局,全面覆盖
在限额申报项目中,管理学院推荐的 《数智商科实践创新》教学示范中心、广州华商学院-东莞市麻涌镇大步村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及 《市场营销学》课程虚拟教研室 等项目,紧扣学校建设要求,体现了学院在实践教学与课程建设上的坚实基础。在竞争尤为激烈的类别中,学院重点打造的 “低空经济产业学院” 和 “新商科数智营销专项人才培养计划” 等项目,前瞻性地对接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凸显了学院在产教融合与新商科建设方面的创新布局。
专家把脉,提质增效
为确保申报质量,学院专门组织了项目评审指导会。会议由袁仕海副院长主持,并邀请了史传林院长、张余华教授等资深专家进行现场点评。评审会现场研讨氛围热烈,专家们的指导一针见血、务实高效。
1.聚焦核心,去芜存菁:针对部分项目,专家们指出研究主题与内容需紧密匹配,强调要精准提炼科学问题,避免内容泛化,史传林院长更是直言不讳地指出个别课题“技术含量低、缺乏新意”,建议更换或深化研究方向。
2.规范格式,突出亮点:专家们强调了申报书撰写的规范性,建议内容简洁扼要,控制在5段以内,并明确指出教研项目应聚焦项目本身,避免写入无关的论文成果。史传林院长同时建议,多采用框图、图表等可视化形式替代大段文字,提升申报材料的专业性与可读性。
3.对标高位,持续打磨:会议明确,校级立项仅是起点,最终目标是冲刺省级项目。学院要求各项目负责人必须根据专家意见继续修改、抓紧完善,确保立项项目“不注水”,为后续申报更高层次项目积累坚实基础。
凝聚共识,展望未来
袁仕海副院长在总结中肯定了本次申报工作的组织成效和教师的积极参与,并鼓励未参与陈述的教师主动向专家请教,共同提升。史传林院长对专家的细致指导表示感谢,并强调学院将持续为教师发展提供支持,他勉励全院教师:“唯有扎实工作,才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此次“校级质量工程”申报工作,不仅是学院年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更是一次全院范围内的教学改革大研讨。通过专家精准指导和团队的集中攻坚,管理学院有效凝聚了共识、锻炼了队伍,为后续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助力教师职业发展及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管理学院教研办公室
2025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