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学校合格课程建设要求,切实提升教学质量,管理学院于 2025 年 6 月 13 日在厚德楼召开第二批合格课程集中评审会议。本次第二批合格课程实际备案 63 门,学院严格遵循《管院教〔2025〕02 号》文件要求,组织课程负责人与专家组成员开展 “一对一” 深度评审,为课程建设精准赋能。
高效协同:双会场联动精准对接
副院长袁仕海在动员中强调:“课程质量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抓手,必须高标准落实闭环管理。” 评审采用分组同步模式,设置 A 组(C510)、B 组(C512)为评审主会场,C511 为课程组候场区,实现双会场联动。为了让评审更具深度,每门课程都安排了 30 分钟的专家与教师专项交流时间。同时,课程组按序候场,实时协调时间冲突,保障了整个评审流程的高效运行。

靶向指导:聚焦教学核心环节
专家团队深入教学痛点开展精准诊断,在多个方面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
在教学工具赋能方面,张燕妮副教授与公管系教师们现场演示 PPT 知识框架构建技巧:“通过可视化逻辑链将‘公共政策分析’抽象概念分层解构,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实例拓展学生认知维度”,并同步优化了课件信息密度。

大纲设计升级上,樊哲银副教授指导陈秀老师修订《旅游地理学》教学大纲时提出:“课程目标需精准对接新文科人才能力矩阵”。

专业建设联动方面,史传林院长与钟晶灵老师共商工商管理专业的合格专业建设路径,强化各项数据等对专业支撑的显性化呈现。

评审标准:三维度严控质量
评审严格依据《广州华商学院合格课程认定标准(试行)》执行,从三个维度严控质量。其中,课程基础占比 50%,重点核查教学大纲规范性及目标达成路径;磨课实效占比 40%,参考课程组全员磨课平均分;学生评价占比 10%,以近两学期评教数据均值为依据。总分≥60 分认定为合格,课程组现场签认《专家论证意见表》进行闭环整改。
建设成效:分层推进动态优化
截至当前,全院课程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呈现出分层推进、动态优化的良好态势。首批 29 门课程 100% 通过认定;第二批57门备案课程进入终审阶段;第三批 68 门课程备案将于 9 月 30 日截止。
长效赋能:夯实人才培养基石
史传林院长总结指出:“本次‘一对一’指导实现了课程建设与专业发展的双轨并进”。通过认定的课程有专项经费支持,重点用于教学资源开发、论文发表等方面。学院将持续完善 “课程 - 专业” 联动机制,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夯实基石。
管理学院教研办公室
2025 年 6 月 13 日